在广东佛山顺德,老人享受医养结合服务不超过“一碗汤的距离”。
这样的广东医疗服务细节,正是广东全力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昨日上午,省卫生健康委在广州召开2024年全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要求,全省要坚持“一地一策”,以“委省共建”高质量发展示范省为牵引,乘“百千万工程”东风,发挥广东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指数作用,推进各地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一年收获十大成效。
全国独家:“委省共建”广东做好示范
去年9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广东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广东成为全国首个“委省共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协议签署后,国家卫健委在20多项政策和项目上支持广东在10大方面作示范、走前列。在全国,共有14家“委省共建”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其中2家在广东正在建强路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绿色医疗”模式在全国推广。
过去的一年里,广东全省新增2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目前总数达180个;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梅州各新增1家医院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目前全省共有7家),广东还正积极支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纳入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建设单位。广州、深圳、珠海获批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中山入选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广州推进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中期评审受到国家肯定。
今年1月,喜讯传来:在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广东全省12家综合类、14家中医类医院跻身全国百强,较上年度分别增加1家、2家。
昨日,在广东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广东创新性以新发展理念“五大维度”构建32项指标,最新正式发布了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指数(HDI)并开展试评价。
新增66项亿元级重大工程类项目
广东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一年以来,获国家“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项目11项,支持资金达11.3亿元,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启动新一轮强基层五年计划、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行动、支持粤东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等,目前广东全省在建卫生健康领域重大工程类项目(1亿元以上)达151项,其中新增项目66项。
此外,全省部署落实省“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医疗领域3项、育儿领域3项年度目标基本达标,超过50家县级公立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均超过90%。
重点传染病“多病共防”
去年,广东正式组建了省疾病预防控制局,21个地市、122个县(市、区)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挂成立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加快在佛山和广州、深圳、珠海、汕头、韶关、湛江等地分别布局建设省级公共卫生医学中心、6家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争创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医疗应急演训基地、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
广东在57个县(市)部署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行动,惠及人口超2000万,通过全面加强登革热、流感、支原体肺炎等重点传染病“多病共防”。目前,在广东,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在河源等7个地市组织开展“三高共管”试点。全省国家卫生城市、卫生县市、卫生乡镇分别增至20个、19个、144个,建成“健康县区”64个,健康企业615家。
95%群众住院不用出市
广东通过实施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行动,市域内、县域内住院率分别保持在95%、85%左右。
目前,全省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分别增至210家、470家;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分别增至132家、124家,基本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县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符合率全国排名第一,115家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全部达到生物安全二级防护水平并具备核酸检测能力。
在广东,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增至1215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增至537家,全省1.9万家村卫生站基本实现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完成服务基层信息登记管理的执业医师增至2678名。广东出台了“村医十条”,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村卫生站医生补贴提高至一村一站2.5万元。
“港澳药械通”定点医院扩至珠三角19家
广东实施推进健康湾区建设行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顺利举办,60个项目达成合作,“港澳药械通”定点医院扩大到19家,覆盖珠三角6个地市14家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进口使用港澳药械增至58种,获批数量达到1.53万余盒,惠及4000多名临床急需的内地和港澳患者。
过去一年,首次通过有限度注册方式派遣内地医护人员到香港执业,广东全年共派遣93名医护人员赴港澳工作交流。
此外,深圳前海发布全国首个港澳医疗机构支持政策11条,广州南沙新增“海、陆、空”一体化非急重病人跨境转运服务。参与全国首个国际版“医院标准”首批认证的医院达13家(香港4家)。
全省基层中医药服务机构增至1845个
广东实施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中医药服务能力保持全国前列。
全省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增至18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广东遴选了首批“岭南名方”品种3个、孵育品种5个,建设省级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18个,新建中华老字号中药广州现代产业城,全省中药材种植年产值达200多亿元,中药工业营业收入超600亿元。新增省名中医80名,目前全省共有396名省名中医。
此外,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揭牌成立。
老少妇婴获重点服务
广东实施构建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体系行动,成为全国第一批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省份,27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提标至每人每年89元,覆盖全省1.26亿常住人口。
在全人群健康照护上,广东免费为53万名适龄妇女、106万名孕妇提供“两癌”筛查和产前筛查;全省各类托育机构增至8000余家、提供托位50余万个,广州、珠海获评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医养结合机构增至540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增至2932家,城乡社区全年为708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咨询指导等健康管理。通过继续安排中央专项公益金和普惠养老专项投资,广东108个医养结合项目覆盖13个地市39个县(市、区)。广州、珠海入选第三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目前全省共有6个)。
此外,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新增66家,使得目前全省共有290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实现地市全覆盖,而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建成全国5家职业病三甲专科医院之一。
广东有注册护士45.1万名
在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方面,据统计,广东全省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较上年度分别提升7.2%、7.1%;全省执业(助理)医师增至35.9万名、注册护士45.1万名,分别较上一年度提升7.2%、7.1%。
过去一年,广东新培育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中医药学等4个方向领军人才30名、青年拔尖人才60名;全年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培训全科医生3377名(目前全省共有5575名),招收订单定向医学生2432名。
广东还组织了73家三甲医院950余名医师“组团式”帮扶60个县区的113家县级公立医院,为47家升级建设中心卫生院选聘全职首席专家100名。
12家医院科技能力进全国百强
去年,广东举办首届全省优秀医学成果发布暨转化签约大会,发布优秀成果33项、签约转化10项,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慢性肾脏病系统抑制剂等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应用临床。
通过启动建设省临床医学科学数据中心,广东正在布局建设肾脏病学等6个专科分中心。
省人民医院等12家医院科技能力进入全国百强,8家医院科研转化能力进入全国50强。
此外,“十四五”规划建设的8家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和1家四级实验室中,广东已有6家通过建设审查,已备案生物安全二级、一级实验室增至4220家,实现全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目前广东成立了省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中心,正建设1家国家培训基地和10家省级培训基地。
全省所有三甲医院检查检验互认共享
广东全力推动卫生健康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人们可体验到省级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优化,办证平均用时3.7个工作日,较法定时限减少16.3个工作日,走在全国前列;只要上线粤省事App,就可发现生育登记、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等7个事项整合为“出生一件事”,群众可以全天候“掌上”办理。由于95%二级及以上医院连接了健康信息平台,群众可在630家医院查询个人健康诊疗信息。过去一年,全省4634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7.2万例,较2022年(3.82万例)增长88.48%。
在社会关注的检查结果互认方面,广东实现了检查检验互认共享平台建设覆盖全省所有三甲医院156家、其他医疗机构258家,实现114个检查检验项目结果互认共享。据统计,2023年全年共享调阅137.4万次、互认124.8万次,估算节省费用达1.47亿元。而全省县域医共体内检查结果互认共享率达98.76%,检验结果互认率达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