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二字凝结了中国人关于江南水乡的乡愁。
即使在今天,它已经不复往日的繁荣,甚至你可能都无法在地图上看到它;
即使从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徽州依然有着根植于血脉的吸引力,让无数人想一睹梦中的白墙黛瓦。
令人唏嘘的是,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徽州地区战时遭受过重创,和平年代也错失过发展浪潮,重振旗鼓的过程并不容易。
为了谋发展,这些年陆续有拍卖当地古建筑或构件的情况,大批徽派建筑被拆除流向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正是独特的水土和人文才能造就出独具特色的建筑。
这样的相伴相生才是一个地方一种文化不可复制,非得人亲自走一遭去亲眼看看的理由。
散落天涯的徽派建筑零件是能在另一个地方让徽文化生根发芽还是只沦为“标本”呢?
当一座座民居、祠堂、牌坊从这片土地上消失,我们又该去哪里安放徽州梦呢?
好在它们并没有完全消失,我们也懂得了那些雕梁画栋本应在这片山水间安然自得的价值。
一切都还不晚,就去徽州古村寻找真江南。
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
呈坎
呈坎是有名的八卦村,它是依照“阴”(坎卦)、“阳”(呈卦)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的。
依山傍水,坐西朝东,完全符合古人“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理论。
村内有两条水圳引众川河水穿街走巷,既能满足日常生活饮用、农田灌溉、水产养殖、泄洪排水,还能形成一片水口园林。
跟私家园林的枯山水相比,这里都是真的,入诗入画的徽州当然少不了真山活水。
呈坎多水,因而也多桥。
造型优美的环秀桥,江南单孔跨度最大的石拱桥----隆兴桥等等都为这幅山水画平添了人间烟火,毕竟小桥流水人家总是分不开。
呈坎是徽州古村中传统民居建筑群保存最多最好的。
民间关于住宅的理念、审美,日常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有关社会和道德的精神追求,都可以在这些精雕细刻的建筑中找到答案。
可以说这里是风景也是史料。
忠孝节义的里程碑
棠樾
如果说牌坊是徽派建筑和徽文化的关键部分,那棠樾村就是牌坊的博物馆。
这里有皖南最著名的牌坊群。
七座以“歙县青”石料为主雕刻的牌坊,不用钉铆,只利用石料之间的巧妙结合就足够坚实挺拔,看上去浑然一体,器宇轩昂,屹立百年不倒。
上面精致复杂的石雕多则可以达到七八层,生动地反映了徽州匠人先进的雕刻技艺。
棠樾村的大姓是鲍氏,历代经商为生。
众所周知的儒商,其影响力不仅限于经济,“以商入仕,以仕保商”的现象很常见。
政府也乐见表彰在“忠孝节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给他们修建牌坊,以鼓励世人,敦风化俗。
所以棠樾牌坊群不仅在建筑艺术上有突出成就,也在研究明清政治经济生活和徽商形成发展方面有重要价值。
“唐朝模范村”
唐模
唐模棠樾,饿死情愿。可见古人对这两处的追捧。
这座始建于唐,历经宋元,盛于明清的村庄,早在创建之初就是那个时代的模范,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人文之鼎盛可见一斑。
徽州有“四方三面水,十姓九汪家”的说法,这唐模村就是徽州大姓汪姓的起源地。
最开始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后发展成汪氏一族聚族而居的村落。
经过几代人的繁衍,唐模村的氏族此消彼长,早也不止汪家。
清朝时,许家兄弟因父母双亡来唐模村投靠姑父,后来双双中举,被钦点为翰林。
康熙特许在此建造“同胞翰林”的牌坊。这是许氏成为唐模村望族的一个侧面。
今天,那些光荣只定格在牌坊上,作为文化标本供后人观瞻,唯有村内那棵当年叔举手植的的银杏树在一千三百年后依旧风华不减,枝繁叶茂。
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南屏村
徽派建筑的代表除了民居和牌坊,就是祠堂了。如果说棠樾是牌坊博物馆,那南屏村就是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这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庞大的古村落有36眼井,72条巷,从村头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条中轴线上,至今保留八个大小祠堂。
里面有相当规模的宗祠、支祠、家祠,这在全省也只此一家。
宗族实在是我国古代社会形成、发展、运行跳不过的一环,如果说研究现代社会的最小单位是人,那在古代应当是宗族。
在当地,祠堂是一村之中最高的建筑,任何建筑都不得高于它,就足可见它的地位和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
在南屏村的叶氏宗祠“序秩堂”,你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古人如何运用这一制度凝聚族人,处理外部冲突又谋求自身发展。
规矩、礼法、秩序都在功能不一的厅堂中仔细展现。
除了威严的祠堂和幽深的街巷,南屏村有多美呢?
电影《菊豆》、《卧虎藏龙》、《复活的罪恶》、《大转折》都在此取景,湖南卫视的热门综艺《一年级》也曾在这里开拍。
经得起电影镜头的考验,也不负这里几大望族数代耕耘商界官场,为乡里带来的荣耀了。
中国画里的乡村
宏村
还要介绍宏村是什么?那它这些年白干了!目前在所有徽州古村落里,宏村应该是名气最大的,也是商业开发最好的。
即使它吸引了很多游客,商业气息比起其他地方更浓,但也不是一件坏事。
前赴后继的游客证明了它的美,人流也没有劝退大家想一睹宏村如水墨画般优美的心。
既然我们需要更多的人看到徽州的风韵,那又何必对此有微词呢?而且干净整洁,规划清晰的环境才是更现代化的保护和传承方向。
宏村的风景以“牛形”闻名。
村口的古树是“牛角”,村中鳞次栉比的徽派民居是“牛身”,村西溪水上四座桥是“牛腿”,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流经家家户户的水圳则是“牛肠”。
水圳、南湖、月沼串联起来的河水倒映着白墙黛瓦的民居,天地一时间只剩分明的黑白,虚实难解。
在这里写生,可能也只是对玲珑巧思的古人与大自然合力画就的山水图进行模仿。
桃花源里人家
西递
如果实在不想被太多游人打扰安静欣赏徽州古韵的兴致,来西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99条高墙深巷恍若迷宫,这样简约的色调和紧凑的结构本身就能让人安静下来。
西递是胡氏宗族的聚居地,在明清两百多年间,胡氏出过130多名官吏,数位商人、文人。
现存的胡文光刺史牌楼就是当年人文鼎盛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从商还是入仕,儒学都是徽州人的精神土壤。
村内一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有“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
务实、好儒的生活哲学都在联中体现。
“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这是宗族在处理邻里间诉讼矛盾的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
何以为徽?或许能从这些痕迹中找到答案。
最近,安徽文旅为了提高当地文化的知名度,请来了头部的直播团队东方甄选来西递直播。
团队也下榻在村内的泊心云舍·明经园——一个由5座徽派建筑组成的院落,其中三座明清古宅是由当年有名的茶商胡蓍圃及其子孙荣归故里后修建的家族祖宅。
在新的发展潮流下,如何保护传承徽州文化是摆在这代人面前的终极之问。
看到认识才只是第一步,而这一步很多地方还没有完全做到,直播推广或许是更快速有效的方法。
能让大家看到这些风景、器物在今天各个层面的价值,给当地带来更实际的效益,才能让古老的文明焕发新的生机。
而不只是变成一座鲜为人知的“博物馆”或者甚至为了发展而让它散落天涯,支离破碎。
经世致用的务实哲学或许并没有走远,我们依然有机会用传统徽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保护好一方水土,安放关于徽州的一切向往。